工作中只有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,才能确保高效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,提升工作的境界和水平。以下,干好工作13法,请查收~~
1、不要差不多,盯住最完美
“差不多”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一句口头语。
很多人学习上一知半解,浅尝辄止;工作中只求过得去,不求过得硬,满足于应付了事;生活中粗心大意、随意邋遢等等,其实都是“差不多”心理使然。
“差不多”心态看似没有什么大碍,但是若干个小的“差不多”,集中起来就会导致“差很多”,1%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%的错误,正所谓差之毫厘、谬以千里,上错一点、下错一片,长期下去对工作对事业不利,对自身成长不利,对单位形象也不利。
世界上的事最需要“认真”,也最怕“认真”,所以一定要强化精品意识、细节意识,时刻拥有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的理念,养成严肃、严格、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,绝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,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。
2、长计划、短安排、立即做
长计划,就是说要着眼明天、着眼未来、着眼长远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一个对人生和工作有计划的人,他就能胸怀大局、放眼长远,不为一时一地的不利所困。
当然,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,光有长期计划还不够,还要善于将其具体化、阶段化,也就是要有短安排,从细从实,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的目标,计划好今天要完成的事情。
不管是长计划还是短安排,都要立即行动、马上就办,将工作落到实处,否则都只是一句空话。
只有做到了长计划、短安排,才能真正实现有序、有效;也只有把“立即做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,并形成习惯,才能不断进步。
3、所谓“日清月结”,是指办理现金出纳业务必须按日清理、按月结账。
它原本是一个财务术语,运用到工作当中,就是要“今日事,今日毕”,每过一段时间就及时“回头看”,检查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,确保任务不拖延、事情不遗漏。
做好日清月结,要统筹规划、有条不紊,不轻视怠慢眼前和当下的工作,把今天该做的做好,把明天要做的计划好、准备好,努力做到事不过夜、案无积卷,从容不迫、井然有序地应对复杂工作。
4、学习工作化,工作学习化
所谓“学习工作化,工作学习化”,就是要在学中干、在干中学,两手抓、两不误、两促进。
要树立“不学习无以立”的意识,坚持向书本学习、向实践学习,边学边用,边用边学,在学习与工作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增强本领,超越自我,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,搞成“两张皮”。
5、始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
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百丈之台,起于垒土。
在面临许多新情况、新问题、新矛盾时,必须在研究状态下工作,提出解决问题的点子、办法,这就要求我们要领会上级的精神、吃透书本的理论、借鉴别人的经验,结合工作实际,身在事之中、心在事之上,把握大局,多谋善断、敢于拍板决策。
要强化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,知行合一,日积月累,就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、专业方法、专业能力,就能成为一个专家、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。
6、信息要对称,善于沟通
现在是信息时代,信息对称、沟通及时十分重要。
每个领导干部要有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,要有总结归纳信息的能力,要努力成为提供相关信息的源头,要重视沟通协调。
向上沟通要及时,该请示的请示,该报告的报告,既要提出问题,还要给出意见建议,上级决定了的事项要全力落实;
同级沟通要真诚,互相尊重,换位思考,积极配合,不设障碍;
对下沟通要体谅,不能蛮横霸道,颐指气使,要准确了解下属的优点和长处,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工作,关心关爱下属,增强亲和力、凝聚力。
7、执行有力,反馈及时
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。对大多数人而言,执行力是第一位的能力。
提高执行力,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,要有从小事做起、从点滴做起的实干精神,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,要有健全的制度规则作保障,更要有及时反馈的“复命意识”和“划句号”的能力。
事毕不回复,就像任务完成了99%,只有这1%没落实,虽然就差这么一丁点,事情却没有到位。只要是和岗位职责有关的事,都要及时反馈,做到凡事有交代、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。
8、跳出自身看自身,立足自己看自己
人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、完善自我的过程,一个人不可能用自己的眼睛完全看清自己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有些人经常自我感觉良好、夜郎自大,就是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较为狭窄的时空内,殊不知天外有天、人外有人。认清自我最好的办法就是“跳出自身看自身”。
9、事情要一桩一桩地做
人们常说,饭要一口一口地吃,日子要一天一天地过,文章要一篇一篇地写,事情要一桩一桩地做。这些都是大白话、大实话,富有哲理。
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”“一口吃不成大胖子”,我们很多工作都不是一朝一夕、一蹴而就的,部门工作事务繁杂,既要会总体把握、分步实施、统筹推进,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,一件事不做则已,做必做到底,做到最后胜利。
10、想问题,做事情,要尽可能合情合理
人有人情,物有物理,合情合理就是要合乎情理、合乎原则,两者兼顾。
现实社会中,有时候合情不一定合理,合理不一定合情。
当然,情与理也不是完全对立的,一个人既不能太死板机械,更不能太圆滑世故,尤其面对重大利益和重要人事问题,要自觉和严密地设置人情防火墙,自己不去突破,也严防别人逾越。
要同情弱者有善心,努力做到情理兼顾,在不好兼顾的情况下,坚持原则就是最好的选择,也是唯一的选择,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,也才能做到“自己不打倒自己,别人永远打不倒你”。
11、自觉按职能职责做事
处在什么岗位就要履行什么职责,岗位就是责任,职务就是责任。
不管是在公司部门还是在各自的家庭里,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职能职责,这是我们做事的前提和方向,方向不对,努力白费。
其实,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,当好一个“循吏”,那也是大贡献。当然,也要有更高的追求,要努力做个“能吏”,发扬“职业精神”“工匠精神”,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对待工作,自觉做到“有信念,讲规矩、有纪律,讲道德、有品行,讲奉献、有作为”,苦累面前多思得,工作当中多思责,“专心致志,以事其业”,做到在其位、谋其政、负其责、尽其力,干大活、出新彩、干出水平。
12、抓本质,抓重点,抓关键
轻重缓急是指各项工作有主要的和次要的,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
抓重点,就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始终能分清主次、合理布局工作力量,以重点带动一般,不平均用力、撒胡椒面,不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,一把抓不如抓一把,都想满把抓反倒都抓不住,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。
抓关键,就是要把握关键少数,掌控关键环节,认准关键时机,“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”,牵牛牵住牛鼻子,打蛇打到七寸上,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,集中精力,扭住不放,持续用力,善作善成。
13、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感
生命是需要永远激活的,天有日月星,人有精气神,工作必须在状态。
对每一个人来说,压力太大会崩溃,但没有一定的压力,不保持适度的紧张感,对身体、对生命、对工作都是负能量。
井无压力不出油,人无压力轻飘飘,有压力不一定是坏事,适度的紧张感对于一个单位、一个团队、一个组织、一个人的健康等方方面面都有好处。它能使我们不忘“初心”,远离职业倦怠,激发工作热情,始终让思维和行动保持在平均水准以上,甚至可以迸发出超出想象的能力。
当然,也不能过于紧张,要劳逸结合,生动活泼,正确面对工作、生活、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,避免造成心理失衡和精神压抑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全网最可靠的网投平台 Copyright ?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02538号-1
网站建设:全网最可靠的网投平台 长沙